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,市委编办涌现了一批共产党员先进典型,他们立足岗位,勇于“逆行”,全身心扑到疫情防控工作上,在突如其来的考验中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风彩。陈瑶,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。
一、志愿抗疫践行初心使命
大年三十除夕之夜,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图和不断增长的确诊数字,年仅28岁的陈瑶坐不住了。她和家人简单的吃过年夜饭后,立即返回单位,积极请战,希望参与到防控疫情一线工作中。此时,一批又一批的白衣天使们不怕牺牲,逆行而上,紧急驰援武汉,这让她深受感动。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作为党员的她,此刻多希望自己也是一名医生,也能闻令而动,驰援一线。
宅在家里,不如到社区服务,她要做一名志愿者!大年初一,她所在政和花园社区已进入战时状态。她主动与社区干部对接,要求参加防控志愿者工作。只要不在单位值班,她都会出现在社区志愿者队伍中。每天,她与社区干部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对社区内人员排查,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,并在门岗检查站值守,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,不漏一人,不疏一环节,成了社区的“门神”。做志愿者以来,她从没喊过一声苦,叫过一声累。
二、捐款捐物彰显心间大爱
越是危难时刻,越是彰显党性,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,关键时刻她虽在机关,但依然用自己微弱的力量,一点一滴撑起了这面党旗。
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,形势越来越严峻,管控不断升级,道路封锁,车辆禁行,人员限出,气氛骤然紧起来。期间,她在基层做公务员的表妹,告诉了一件令她异常感动的事:其表妹在所负责贫困村进行疫情防控过程中,一个贫困户拉住她,请她帮忙联系一下要将自己家种的2万斤萝卜捐赠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。最终,这份特别的心意被送到信阳市医务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。正是这件事,给她的感触很大。她在想:作为一名党员,自己虽然不能在一线冲锋陷阵,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那些一线的英雄们提供一些后勤服务和保障。
说干就干,她立即着手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,主动询问物资紧缺情况,开始想方设法和外地甚至是国外的同学朋友联系,让他们帮忙购买、协调相关防护物资,通过她一次一次物资信息的查询,一条一条产品信息的比对,一个一个电话的沟通,慢慢的,一点一滴的防护物资开始汇集,通过自己的努力,这次疫情当中,她个人共计捐赠体温枪6只,隔离防护服20套,酒精50瓶,口罩500个(还有300个在路上),隔离手套1000双,人民币1000元;同时还积极联系,协助爱心人士捐赠体温枪20只,防护服50套,医用口罩1000个。
三、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
在编办,陈瑶是机关党委委员。她不失时机地宣传发动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。在她的带动下,“我是共产党员,让我来!疫情当前,我必须上!”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空就是责任!”“我们来做志愿者,为国家出一份力!”......这已完全成为全办党员的自觉行动!
全办28名党员全部沉到社区参加防控志愿者活动。最让人感动的是,越来越多的党员在做好单位值班、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同时,还积极参加到捐献爱心活动中来:李晓辉同志为全市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;陈丕建同志向固始县武庙镇政府捐款1000元;王发谋同志向罗山县高中捐款500元,杨涛同志向武汉红十字会捐款500元......目前,全办29名党员累计捐款8200元、医用口罩1100个、防护服20套、隔离手套1000双、红外测温计20个、医用酒精消毒液200斤;同时,还积极争取省委编办电子政务中心支持,为市传染病医院调拨防护服50套。
“巾帼何须让须眉”,当同事们听说她一个人,在防护物资这么紧缺的时候,还想办法筹集捐赠,都鼓励她,有人为她点赞。她不好意思的说:“这真的没什么,个人能力有限,我做的还太少,只是想尽自己所能,做一点党员应该做的事情!”
|